一、拉结筋设置:砌体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核心锚固
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墙体稳定性,拉结筋是关键构造措施:
1. 规格与间距:拉结筋直径需符合设计要求(通常≥φ6),水平间距不大于600mm(或按砌块模数设置),竖向间距按楼层高度均分,确保每皮砌块对应一道拉结筋。
2. 长度与锚固:伸入填充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600mm(抗震设防地区需延长至墙长1/5且≥700mm),末端需做90°弯钩;锚固端需植入主体结构混凝土中,采用植筋工艺时需检测拉拔强度,确保锚固深度≥10d(d为钢筋直径)且≥100mm。
验收要点:对照设计图纸核查拉结筋布置图,用钢尺测量间距与长度,检查植筋孔深度及锚固砂浆饱满度,禁止出现漏放、间距超标或锚固松动。
二、灰缝施工质量:饱满度与尺寸控制是关键
灰缝施工直接影响砌体强度与抗渗性能,需严格把控两项核心指标:
1. 饱满度标准:
– 水平灰缝饱满度≥80%,采用百格网检测(随机掀开砌块,覆盖网格测量粘浆面积),禁止出现透亮缝、瞎缝;
– 垂直灰缝饱满度≥90%,尤其注意砌块两端竖缝,需用砂浆填实,不得出现空缝。
2. 灰缝尺寸:
– 水平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过厚易导致墙体沉降,过薄影响粘结力;
– 竖向灰缝宽度为10~15mm,采用内外双面勾填,确保砂浆密实。
3. 顶部间隙处理:填充墙顶部与梁/板之间预留20~30mm空隙,需在墙体砌筑完成14天后(待砌体沉降稳定),采用斜砌法(砌块倾斜60°)或填塞C20细石混凝土,保证与梁板紧密结合,禁止提前塞缝或用碎砖填塞。
三、构造细节处理:马牙槎、过梁与洞口加固要点
1. 构造柱马牙槎留置:
– 遵循“先退后进”原则,每500mm高设置一道槎口(即每皮砌块退进一次),槎口高度≤300mm,深度≥60mm,确保构造柱与砌体咬合紧密;
– 马牙槎应上下垂直对齐,禁止出现错槎、直槎,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需清理槎口内残留砂浆。
2. 过梁与洞口处理:
– 门窗洞口过梁两端伸入墙体长度≥240mm,混凝土过梁强度等级不低于C20,钢筋配置需符合设计;
– 洞口两侧200~300mm范围内,应设置混凝土预制块(尺寸与砌块匹配)或实心砖,间距≤600mm,便于门窗固定件安装,禁止直接在空心砌块上打钉。
四、垂直度与平整度:砌体表观质量的硬性指标
1. 垂直度控制:每层墙体垂直度偏差≤5mm,全高(≤10m)偏差≤10mm,采用2m靠尺配合线坠检测,重点检查墙角与墙体中部。
2. 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和塞尺测量,允许偏差≤5mm,需特别注意砌块拼接处,禁止出现错台、凸凹不平,避免后期抹灰层开裂。
结语:验收实操口诀与风险提示
– 口诀记忆:拉筋间距长度够,灰缝饱满尺寸守,马牙槎口先退进,洞口预制要留够,顶缝待缩再处理,垂直平整五毫米。
– 风险预警:漏设拉结筋易导致墙体开裂,灰缝不饱满会引发渗水,顶部塞缝过早可能造成梁板开裂,需重点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通过上述12项关键指标的严格把控,可确保填充墙砌体施工质量符合《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要求,从细节处规避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隐患。建议施工单位同步做好影像资料留存,验收时对照设计图纸与规范逐条核验,杜绝凭经验施工的粗放模式。
感谢您的来访,收藏本站可更快地获取精彩文章!

1本网站名称:乐建土木 本站永久域名:letm.top
2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3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
5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
6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赞助)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不参与商业行为,纯属个人兴趣爱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