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因其高效性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然而,其构造参数直接影响施工安全与架体稳定性。本文基于《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技术规范》(JGJ 202)及地方实施细则,提炼五大核心构造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指导。
一、架体高度:
架体总高度需严格控制在所附着建筑物楼层高度的5倍以内 。这一要求源于两方面考量:
安全防护需求:需覆盖未拆模层、顶部作业层及防护栏杆(约1.8m),确保底部拆模层与顶部施工的同步防护 。
结构强度匹配:若高度超标,架体自重增加可能导致附着支承处混凝土强度不足(规范要求≥C15 ),引发倾覆风险。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楼层实际高度预留10%-15%的安全冗余。
二、架体宽度:
架体宽度(内外排立杆轴线间距)应满足:
下限≥0.6米:保障施工人员作业空间及材料堆放需求;
上限≤1.2米:减少架体因宽度过大产生的倾覆力矩 。
特殊情况下需拓宽架体时,应通过水平支承桁架加固(高度≥1.8m )和附加防倾装置实现稳定性,且必须经专项设计审批 。
三、步距与立杆纵距:
步距(上下水平杆间距)与立杆纵距(相邻立杆间距)均不得超过2米 ,原因包括:
荷载传递效率:过大间距会导致单根立杆承受荷载超标,易引发局部变形;
整体刚度保障:配合剪刀撑(斜杆夹角45°-60° )形成几何不可变体系,避免架体扭转变形。
注: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时,还需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的步距要求 。
四、支撑跨度:
直线布置跨度:不得超过6米(严于JGJ 202规定的7米 ),折线或曲线布置时相邻主框架间距≤5.4米 。
控制意义:跨度是计算升降动力设备荷载的关键指标。若超标,易导致液压/电动系统不同步(允许高差≤30mm ),甚至引发架体解体。实践中需采用同步控制系统(如限制荷载自控系统 )实时监控各机位荷载偏差(报警阈值15%,停机阈值30% )。
五、水平悬挑长度:
水平悬挑长度需同时满足:
绝对值≤2米:避免悬挑端弯矩过大;
相对值≤1/2邻近跨度:例如邻近跨度为6米时,悬挑长度≤3米,但受2米绝对上限约束 。
加固方案:悬挑端需设置对称斜拉杆(水平夹角≥45° )并与竖向主框架刚性连接,必要时增加临时支撑。
延伸要点:构造之外的管控措施
物料平台独立设置:严禁与架体连接,荷载需直接传递至建筑结构 ;
防倾覆装置:每个附墙支座配置导轨+双导向件,导轨长度≥主框架高度 ;
验收重点:螺栓露出长度≥3扣(≥10mm)、垫板尺寸≥100×100×10mm ,混凝土强度≥C15 。
结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构造参数是安全与效率的“生命线”。从业者需以规范为基准,结合工程实际进行验算与调整,同时强化升降同步性监控、防坠装置维护等动态管理,方可实现施工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双重保障。
感谢您的来访,收藏本站可更快地获取精彩文章!

1本网站名称:乐建土木 本站永久域名:letm.top
2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3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
5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
6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赞助)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不参与商业行为,纯属个人兴趣爱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