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技术规范详解:各标准对植筋的各项规定
1、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 15.1.2 条:
采用植筋技术,包括种植全螺纹螺杆技术时,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满足以下要求:
(1)若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则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2)若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则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通过这一规范,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植筋技术在不同情境下的混凝土强度要求,从而确保结构的稳固与安全。
2、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 15.1.4 条明确规定,用于植筋的钢筋或螺杆必须采用符合本规范第4章规定的优质钢材制作。若选用进口带肋钢筋,则需额外确保其相对肋面积A满足大于等于0.055且小于等于0.08的标准,同时按照现行专门标准进行性能检验。
3、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 15.1.5 条明确规定,植筋时所使用的胶粘剂必须为改性环氧类或改性乙烯基酯类结构胶粘剂。若植筋直径超过22mm,则应选用A级胶。同时,锚固所使用的胶粘剂,其质量和性能需严格遵循本规范第4章的相关规定。
4、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15.1.6条规定,对于采用植筋锚固的混凝土结构,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超过60℃。在特殊环境,如高温、高湿或介质腐蚀等条件下,使用植筋技术时,除了遵循国家现行相关标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外,还应选用能够耐环境因素影响的胶粘剂。此外,根据GB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第4.1.2条的规定,室温固化型结构胶中,I类胶粘剂适用的温度范围为-45℃至60℃。
5、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4.2.3条规定,当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件采用植筋技术时,必须使用热轧带肋钢筋,且严禁使用光圆钢筋。同时,植筋所采用的钢筋应严格遵守本规范第4.2.1条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6、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4.2.4条规定,当后锚固件采用钢螺杆时,必须选用全螺纹螺杆,且锚入部位不得无螺纹。螺杆的钢材等级需达到Q345级或Q235级,其质量则需分别遵循《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和《碳素结构钢》GB/T 700的现行国家标准。
此外,关于第4.2.1至4.2.5条的条文说明,提供了对这些规定更为详细的解释和应用指导。
8、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在探讨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时,胶粘剂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对于锚固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胶粘剂的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规范中的第4.4.1至4.4.5条,这些条款详细阐述了胶粘剂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中的应用与要求。
9、GB50728-2011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在评估工程结构加固材料的安全性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其中,规范中的第4.1.1至4.1.2条,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加固材料安全性的重要鉴定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关乎材料的质量,更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条款给予足够的重视,确保每一项鉴定工作都能准确无误地进行。
第4.2.1至4.2.2条:
在工程结构加固材料的安全性鉴定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第4.2.1至4.2.2条所规定的内容。这些条款进一步细化了鉴定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更为详尽的指导。遵循这些规定,我们将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加固材料的安全性鉴定工作,从而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得到切实保障。
10、JGT340-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专用锚固胶标准
在工程结构加固材料的安全性鉴定中,JGT340-2011标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该标准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所使用的锚固胶进行了详细规定,为鉴定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指导。遵循这一标准,我们将能够更加规范、科学地开展锚固胶的安全性鉴定,为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贡献力量。
11、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15.2.1条:承重构件的植筋锚固计算,需遵循以下规定:
(1)植筋设计时,应采取措施预防混凝土因劈裂而破坏;
(2)植筋仅可承受轴向力,且设计时需充分利用钢材强度;
(3)植筋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设计值,应依据本规范的相关规定;
(4)在抗震设防区的承重结构中,植筋承载力的计算需遵循本节规定,同时锚固深度设计值应乘以位移延性修正系数。
12、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15.2.2条:
13、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15.2.3条:植筋在承受轴向力时,其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对于普通承重构件,植筋的承载力应按照本规范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对于需要承受较大轴向力的承重构件,应进行植筋的抗剪承载力验算,以确保其安全性。
JGJ 145-2013标准中的表6.3.2与GB50367-2013标准中的表15.2.3存在差异。
接下来,我们继续探讨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中的相关内容。在规范的第15.2.4条中,涉及到植筋在承受轴向力时的另一项重要规定。
关于JGJ 145-2013标准中的表6.3.3,其构造条件涉及植筋间距与植筋边距,这与第7.2.3条中的植筋边距与间距有所不同。在此,特向各位老师请教,应如何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时,我们也探讨了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中的第15.2.5条。
16、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15.2.6条:承重结构植筋的锚固深度必须通过设计计算来确定,不得直接采用短期拉拔试验的结果或厂商技术手册中的推荐值。
17、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15.3.1条:
第15.3.1条文说明:
18、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15.3.5条:
19、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第15.3.6条:
在植筋过程中,为避免温度对植筋胶的影响,规范建议钢筋应先焊接后种植。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孔位与混凝土内钢筋的冲突,我们往往需要临时调整植筋位置,这使得先焊后种变得不可行。因此,我们通常选择先种植钢筋,然后再焊接与锚筋相连的锚板。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替代方案:使用全螺纹螺杆进行植筋,并在植筋完成后根据需要确定孔位,进而制作锚板。
20、GB50550-2010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在施工前,务必先确定原结构混凝土强度,这是确保植筋质量的基础。同时,应选用合适的胶粘剂,如改性环氧树脂、改性乙烯基酯类聚合物或改性氨基甲酸酯树脂等,并加入填料和其他添加剂,以制备出性能稳定的锚固胶。当植筋直径超过22mm时,需采用A级胶以确保强度。在选择胶粘剂时,可依据结构的重要性和后锚固连接的安全等级来决定性能等级A或B。此外,还需注意室温固化型结构胶的适用温度范围,以及带肋钢筋和全螺纹螺杆的选用,避免使用光圆钢筋或仅有部分螺纹的螺杆。在植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植筋间距与边距,同时考虑环境温度对锚固深度和胶粘剂选择的影响。最后,植筋直径与对应的钻孔直径设计值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4、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20、GB50550-2010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感谢您的来访,收藏本站可更快地获取精彩文章!

1本网站名称:乐建土木 本站永久域名:letm.top
2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3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
5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
6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赞助)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不参与商业行为,纯属个人兴趣爱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