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应用
  • 标准
  • 资料

工效与工价关系的分析

工效是工人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效果,工价是工人单位产值或单位劳动时间的价格水平,工效和工价是分包价格的基本组成,分包各价格类型都是由基础价格衍生出,基础价格计算公式可简化为“分包价格=工价/工效”,如工价是 60 元/小时,工效是 0.5m3/小时,分包价格=60/0.5 元/m3,由此不难得出工效和工价相互间的重要关系,以下按工效和工价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工效

1. 定义
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劳动者完成一定单位量的工作的劳动消耗量,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时间工效是完成一项工作所必须消耗的工时,产量工效是单位时间内必须完成的劳务作业工作量。

2. 测定方法

工时测定法。通过对技术组织条件的分析,在劳动操作合理化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观测和分析研究确定工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科学,其缺点是工作量大,以工时测定法是最主要的测定方法。
经验估工法。根据劳动实践经验,依照有关技术文件,并考虑现有条件,分析估算工效。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工作量小,测定快,其缺点是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准确性差。
统计分析法。它是根据以往作业相同或相似工序工时的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分析计算确定工效的方法。其优点是比经验估工法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其缺点是工效水平不够先进合理。
比较类推法。它是以典型工序的工时工效为依据,经过对比分析推算出新工序工效的方法。其优点是工作量大,能保持工效水平的准确性,其缺点是应用的范围受限制,主要为新工序。
定额标准资料法。它是以系统成套的时间定额标准为基础,通过对作业要素的分解,找出一一对应的项目与时间值,最后求出工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用标准资料测定工效比较简便,而且定额水平也比较准确,其缺点是制定时间定额标准资料的工作量大,一般由行业管理单位组织编制。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在工序多的情况下采用更为适宜。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为用工模式(如点工和包工)、质量要求(如第三方检测和无强制要求)、工期要求(如抢工和不抢工)、 来料情况(如人待料和料待人)、业态(如公建和住宅)、作业条件(如高空和正常作业)、外界干扰(如突检和巡检)、气候条件(如夏季和冬季)、进度要求(如工期紧和工期长)、机械设备条件(如塔吊已安装和无塔吊)、运输交通方式(如人工倒运和机械倒运)

二、工价

1.定义

工价通常为单位工程量价或工日单价,单位工程量价是工日单价的间接反映,其中最基础的工价形式是工日单价,即工人劳动收入小时价格,工价遵循小时收入规律, 如普工 20-25 元/小时,混凝土工 30-34 元/小时,钢筋工36-42 /小时,木工 42-50 /小时,安装工 28-35 /小时,外架 42-50 /小时。
2.核定方法
工价如从工种的日收入计算,工种日收入从 180 至1000 元不等,作业时间不稳定,作业时间点不同,作业有效时间数量不同,但统计工人每天工作多少小时,每天工作收入多少,折合至小时收入,形成劳动小时收入,形成小时规律。依据该规律,工人以“图纸+经验工效+现场 条件+进度要求+质量标准+工程总量”分析主线,如实际小时收入>期望小时收入,则判定工价合理,这是工价形成和核定的基础来源。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为工人的工种类别(如钢筋工和模板工)、技能水平(如高级工和中级工)、熟练程度(如精通和不熟)、供需关系(如数量急缺和充足)、天气(如天气适宜和天气恶劣),次要的因素是区域工价水平(如北方和南方)、通货膨胀率(如今年和前年)、工龄(如 60岁人和 30 岁工人)、劳务输出来源地(如贵州和江苏工人)、项目条件(如偏远地区和发达地区)。
工价和工效是研究劳务分包的基础概念,掌握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数据规律是提升劳务分包管理能力的基础, 另外我们发现,编制企业劳动定额的关键在工效的准确测定和工价的市场摸底,在调查中也了解到,点工费用控制效果是分包能否挣钱和及时结算的拐点,因为它具有工效低、工价高的特征,这也印证了提高工效和控制工价是分包价格管理的两大手段。

文章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乐建土木 本站永久域名:letm.top

2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3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

5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

6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赞助)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不参与商业行为,纯属个人兴趣爱好。

 
0

评论0

请先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