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是否考虑水平力的问题?
问题提出1,嵌固端的问题,由于土体约束,导致桩顶位移较小?
2、地震对土体有挤密效应。有利于承载力的提高?
首先桩基的3.1.3第1条,应根据桩基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分别进行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力计算。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觉得,很宽泛,条文说明里面也没有具体解释。在网上看到的一些解释。
安徽省地方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 DB 34 /5005—2014)[6]( 简称安徽管桩规程) 第1.0.2条规定,当建筑物高度大于60米时,应设地下室;当建筑物高度大于100m时,宜选用桩径不小于600mm的PHC管桩。该条条文说明指出,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的软土地区,还应验算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或根据基础埋深等情况进行专题论证。
广东省地方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5-92-2013)(简称广东高规)第13.1.7条规定:“6、7度地区地下室不少于一层及8度地区地下室层数不少于两层时,可不验算基础(包括桩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承载力”。该条规定是针对地震作用而言的,未涉及风载作用。
通过对地面粗糙度为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基本风压为0.4~0.55kN/m2的矩形平面高层建筑风荷载与地震作用对比分析研究,得出有如下结论:
1)在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基本风压为 0.45kN/m2的地区,框架结构基底(结构底部)剪力由风载作用控制,
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基底剪力可能由地震作用控制,也可能由风载作用控制,但地震作用控制可能性更大些;
2)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在结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高宽比的增加(减小),风载作用(地震作用)
将逐渐起控制作用;
3)在抗震设防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对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底剪力一般由地震作用控制;
4)钢结构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轻、柔,对风荷载更加敏感。
1本网站名称:乐建土木 本站永久域名:letm.top
2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3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
5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
6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赞助)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不参与商业行为,纯属个人兴趣爱好。
评论0